面对数智技术浪潮对会计行业的深刻重塑,高校会计教育如何回应产业需求,培养面向未来的复合型人才?2025年10月22日下午,刘光强教授主讲的《会计教学与实践运用的悖论》专题讲座在智能财务会计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举行。本次讲座面向全体专业教师,旨在激发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全新思考,探索产教融合背景下会计人才培养的进阶之路。

刘光强教授开宗明义地指出,当前会计教育正处在从“知识传递”到“能力建构”的关键转型期。他创新性地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会计教学与实践运用的十大悖论”,包括“精确性与模糊性”、“历史成本与价值相关性”、“规则导向与原则导向”、“技术理性与行为影响”等,精准刻画了学生在从课堂走向职场过程中面临的核心认知冲突。
“教学的使命,在于传授确定、标准、可靠的基石;而实践的智慧,在于在不确定、复杂、动态的环境中,灵活而批判性地运用这些基石。”刘光强教授强调,这些悖论并非矛盾,而是会计职能在不同场景下的多维呈现。教育的更高目标,是引导学生完成从寻找标准答案的“解题者”,向在准则与现实、过去与未来之间进行专业权衡的“价值创造者”蜕变。
讲座中,刘光强教授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环境,对悖论进行了时代化解读。他指出,在自动化处理日益普及的今天,教学更应超越对“分厘不差”的机械追求,转向培养学生应对“模糊性”的专业判断力;在业财融合深度推进的背景下,会计人员必须从标准化数据的“编制者”,转变为深入业务、用数据叙事并影响决策的“导航员”。

整场讲座内容翔实、逻辑严密,激发了在场教师的强烈共鸣与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认为,“十大悖论”的框架为重新审视教学设计、更新教学案例、融入前沿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理论镜鉴和实践抓手。本次讲座是必赢集团bwin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主动适应数智时代人才培养需求系列教研活动的重要一环。学院后续将持续推动此类前沿学术交流,助力教师队伍成长,共同构建更具前瞻性与适应性的会计教育新范式。
图文:刘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