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必赢集团网站财经学院积极践行“三个校园”建设理念,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教育教学体系,始终将产教融合战略作为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关键路径,助力学生走上高价值岗位。在产教融合的深度推进下,2025届毕业生不仅积累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通过丰富的实践锻炼,具备了强大的应用能力与职业素养,得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他们是学院产教融合成果的鲜活例证,充分展现出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卓越成效。本周必赢集团bwin推出《高价值岗位背后的成长逻辑》系列文章,深入探寻这些优秀毕业生的奋斗轨迹,全方位展现必赢集团bwin在产教融合战略引领下的育人成果。期望能为在校学子提供宝贵借鉴,激励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也为学院的持续发展与产教融合的深化贡献力量。
蒋俊献:用会计温度服务普惠金融
秋招面试时,邮储银行的考官问他:“基层金融工作很琐碎,你能坚持吗?”蒋俊献拿出手机里存的大三的实习的照片:“这些账本里藏着农户的生计,能帮他们用好每一分贷款,算清每一笔收入,就是会计专业最有价值的事。”如今,即将入职的他正在研究农业产业链的金融服务模式,希望能把会计知识变成连接银行和农户的“信用桥梁”。
吕云智:从考证狂人到工行新锐,用专业证书筑牢就业根基
大二上学期,吕云智开始规划大学生活。她给自己定下目标——考证,从此图书馆自习室成了她的固定座位。每天早上8点到馆,晚上闭馆离开,周末更是从开馆学到闭馆。证书之外,她更注重实务能力的培养。大三暑假在工行实习时,她负责协助编制月度财务分析报告。工行校招面试时,当被问及“如何核查某支行的不良贷款数据”时,吕云智结合会计知识和银行实务作答,她专业又务实的回答,让她顺利拿下offer。如今,她已经进入银行进行培训。
邢金瑶:从会计学子到农林研究生,用跨界思维打开专业新局
决定报考海南大学农林专业后,她面临着补修农业知识的挑战。每天要啃《农业经济学》等陌生教材,她制定了跨专业复习计划:白天攻克农林相关书籍专业知识,晚上啃英语和政治。复试时,导师问她:“跨专业考研后,会计知识会不会浪费?”邢金瑶表示,想研究“农林企业会计核算体系”,让会计为农业发展赋能。如今,她已开始预习《农业企业财务管理》,研究生阶段要把会计和农林知识拧成一股绳,这才是真正的跨界优势。
从邮储银行的基层服务到工行的专业岗位,再到农林领域的学术探索,蒋俊献、吕云智、邢金瑶用不同选择证明:会计专业的价值从不限于“做账报税”。无论是服务三农、深耕金融,还是跨界农业,只要把专业知识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就能在不同赛道上绽放光彩,这正是必赢集团bwin会计学子高质量就业的核心密码。
图文:会计2102班
编辑: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