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它不仅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更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管理和金融等专业主干学科不可或缺的基础职业课程,也是整个经济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升教学质量,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作为《金融学》任课教师,本次线上线下置换教学是一次充满探索性的实践。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结合了线上网络课堂和线下面授课堂的双重优势,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实现了实时的线上交流,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互动和讨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还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从而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在线平台进行学习,完成预习、复习、作业等任务。线上教学还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分析,为教师提供精准的教学反馈,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本学期由财务管理2301班进行《金融学》置换课程,以线下16学时与线上相组合,配合5:2:3的考核比例,探索并实践了“线上为主、线下点睛”的混合教学模式.考核体系按线上、平时分、期末考试5:2:3的比例革新:线上占比50%,涵盖视频观看进度(40%)、章节作业(30%)、期末测验(30%);平时分占比20%,包含课堂参与度(8%)、作业分析报告(7%)、课堂表现(5%);期末考试占比30%,侧重考查知识综合运用能力,题型以案例分析和论述题为主。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线上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访问线上教学资源,根据自己的节奏和兴趣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然而,线上学习也要求学生具备更强的自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没有老师的监督和督促,学生需要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否则可能会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线上线下置换模式在学情把握上存在明显局限。线上学习中,学生的视频观看时长、答题正确率等数据难以反映真实理解程度,部分学生借助搜题工具完成测验,导致对“金融衍生品定价”等难点的掌握情况被高估。线下课堂虽能观察互动表现,但因课时有限,难以逐人检验线上知识吸收效果,常有学生在案例分析时暴露出对基础概念的混淆,却已错过最佳补救时机。
未来将优化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一是引入AI学情分析工具,通过线上答题行为轨迹识别知识盲区,例如对“金融衍生品定价”等高频易错点自动生成个性化补学方案;二是增加线下小班化抽查环节,每节课前用5分钟随机抽测3名学生复述线上核心概念,确保基础认知扎实。同时建立“线上疑点—线下专题”动态转化机制,让教学始终精准对接学生真实需求,实现从“被动适配”到“主动响应”的升级。
图文:马振茹